在这个“黑天鹅”常态化的2020年,任意一个行业、领域甚至国家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似乎并不罕见,但中国外贸却是一枝独秀,不仅逆势增长,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3月国内新冠疫情暴发后的订单短缺,再到下半年海外需求猛增后的运力短缺,中国的外贸企业在今年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据海关总署统计,以美元计,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双双创下了自197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单月最高记录,出口增速也创下了2018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
带着口罩的工人在武汉的一家显示器生产线上工作。(图源:路透社)
除了单月创下新高,中国前11个月的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2.5%达到了2.31万亿美元,而4599.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也同比增长了23%。
此外,由于供不应求,制造业急缺工人,前11个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
但在这组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贸企业思考:海外疫情引发的替代效应红利能否转化为长期的优势?
外贸集装箱仍然短缺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在2020年二季度出现快速提升,从近三年均值的14%,快速提升至17%以上。
最新公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环比上升0.7%,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
与此同时,物流运输方面“一箱难求”的局面也反映出下半年中国外贸的火爆程度。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统计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12月18日涨至1488.72点,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再创新高。(图源:上海航运交易所)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亦在近期发文表示,自7月以来,中国出口货量急剧上升,出口集装箱需求猛增。但同时,全球物流效率大幅降低,国际班轮舱位紧张,海运费用急速上涨。不论是海运市场还是中欧班列,都出现箱源紧缺、运费飙升、周转延迟的现象。
与此同时,据中港协统计,12月上旬,中国八大枢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1%。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8%,较前期加快1个百分点,呈现回升态势,但集装箱短缺现象仍未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外贸总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全面的回暖,今年中国外贸的增长存在更为明显的行业差异。
分行业来看,中国商务部表示,与防疫相关的医护物资、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家具、运动器材等满足“宅经济”需求的产品,以及与线上办公相关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是推高今年中国出口的主要动力,而诸如服装、鞋帽等传统商品的出口“尚不尽如人意”。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邀专家、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在12月21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的外贸是“冰火两重天”,室内的“宅经济”相关产业火爆,但户外相关的产业还是相对平淡。
与此同时,中国机电产品今年在全球受到热捧。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12月8日表示,“中国出口产品正在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李兴乾指出,今年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59.3%。其中,集成电路、计算机、医疗器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劲,增速分别达14.8%、10.7%和44.5%。”
值得一提的是,前11个月中国手机累计出口1111.6亿美元,超过同期集成电路1045.6亿美元的出口额,维持了单类产品出口额最高的地位。
未来仍面临不确定性
今年下半年外贸数据的迅速增长,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非正常现象。
朱秋城认为,就像“双十一”活动结束后,消费数据会变得平淡一样,随着疫情后经济逐渐恢复常态,此前快速增长的态势也大概率会冷却下来。
但替代效应红利的冷却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应该被动接受,作为一名从事跨境电商17年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朱秋城指出,无论疫情是否出现,企业都应该把自己的领域做精做专,产业链的上游永远是最有竞争力的,而底层永远是最容易被淘汰的,所以外贸企业的核心逻辑都应该是往产业链的上游去升级。“即使面临今年下半年物流成本的攀升,越是在产业链的上游,就越不怕这种物流成本带来的风险。”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口罩生产:在年初疫情刚刚暴发的几个月里,口罩一时成为了“硬通货”。作为口罩的重要原材料,熔喷布价格也迅速飙升,许多从未接触过相关医疗物资生产的中小企业也高价购置了口罩生产线,但迅速过剩的产能导致许多投机者血本无归。
对于中国外贸如何保持长期优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在12月21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一是看中国商品的竞争力是不是足够强大,能不能让外商‘来了就不想走’,二是看海外能不能快速摆脱疫情的影响,如果疫情持续的时间过长,海外的采购商可能就不得不调整采购计划。”
对于中国外贸未来的展望,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曾在12月16日表示,虽然疫苗的推出可能会减少全球对中国抗疫物资和设备的需求,但随着欧美国家疫苗得到更广泛地应用,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将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全面性增加,因此会抵消由于防疫产品需求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对此,白明提醒道,“中国外贸的未来还面临着诸如贸易保护主义等很多的不确定性,就算‘宅经济’产业目前火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可能也会相对稳定,但其中家具、小家电等品类还是很容易受到海外疫情控制程度的影响。”
新兴市场与跨境电商
除了产业链升级的核心逻辑,朱秋城还高度看好新兴市场和跨境电商。他对今年年底正式签署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充满信心:“该区域内的关税壁垒将有可能大幅削减,在未来的低关税和政策红利下,相比于欧美,东南亚才是蓝海,而且东盟国家和中国广东、江浙的制造业有着高度的互补性。”
今年前11个月,在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最多,持续同比增长5.6%达到6095.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比重14.6%。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达3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8%。
据朱秋城介绍,他自己的企业今年在欧美市场的销售额一直有着很大的波动,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近期英国新冠病毒变异的消息引发了全欧洲的恐慌,在海外疫情长期持续的背景下,海外居民消费向线上大幅转移。今年美国的传统线下购物节“黑色星期五”几乎全部转型线上,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这对国内传统外贸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转型新风口。
除了国内的阿里巴巴,亚马逊在12月14日也宣布了计划重点支持中国外贸企业加速线上业务模式转型。
此外,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跨境电商似乎总是和出口绑定在一起,但朱秋城指出,”跨境电商在进口方面的潜力也很大,随着RECP关税壁垒的消失,中国未来也许可以低价进口大量的日本电子产品,而跨境电商也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