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 经济衰退阴云笼罩市场

欧美疫情形势持续恶化,对经济再陷衰退的担忧弥漫市场,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大幅波动,但各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和边际效应都不如前。经济学家们认为,在不确定性阴影下,欧美市场近期难以稳定,主要经济体四季度经济复苏力度或不及预期。

10月以来,欧美第二波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多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快速上升,法国、德国近期宣布将实行新的封锁措施。美国近7天平均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7万人,创下疫情暴发以来7天平均日增数的最高纪录。

因担忧原本解封的欧美多国可能出台更严格的经济封锁措施,投资者积极情绪遭到打击,欧美股市本周大幅下跌。其中,欧洲市场多个股指一度创下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在美国市场,截至当地时间10月29日收盘,道指本周已经累计下跌5.92%,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4.5%,纳指本周已下跌3.1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闫海洲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是投资者在多种因素叠加下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反应,包括疫情影响加剧、疫苗研发不及预期、经济复苏难以起色,以及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本身在流动性刺激下存在着高估,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

疫情蔓延之下,处于复苏进程中的全球经济前景再添变数。路透社近期对500名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卷土重来可能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的反弹力度将弱于预期。

除疫情外,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也让投资者一筹莫展。当前,美国大选结果仍不能确定,未来的经济政策走向仍是问号;英国、欧盟已经就长期困扰脱欧谈判的几大分歧取得了进展,但目前仍未达成协议。

市场寄希望于刺激政策。在第一波疫情席卷全球的时候,各国政府和央行已提供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大多数经济体得以摆脱严重经济衰退。但当欧美国家再次经历第二波疫情时,经济刺激计划的边际效应已经开始减弱。

“各国央行的刺激措施主要在于利用货币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目前货币政策刺激的边际效应不大。如果积极释放流动性,有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仅仅从货币政策的实施来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闫海洲说。

近期,主要经济体国家央行都表达了对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预期,不过都重申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

日本央行29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下调了本财年(截至2021年3月)实际经济增长预期至负5.5%,此前日本央行对于本财年的经济预期为萎缩4.7%,该央行称将继续保持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本周也表示,经济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从疫情中完全恢复,未来将继续提供货币刺激,以支持经济复苏。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达德利认为,当前美国利率维持在零附近,这对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最有利的,即使美联储给出更多宽松政策,也不会为经济提供太大的额外支持,况且现在美联储政策已经接近“弹尽粮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