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湖里的大生意 升级版“T+0”工厂探秘

密密麻麻坐满操盘手的“T+0”工厂如今已面目全非,稠密的人群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精密也更无情的程序“操盘手”,紧盯着市场上4000多只股票,交易机会一旦出现便迅速出击。

这个曾风光一时、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业,如今升级到2.0版。拼手速、求盘感的人工“T+0”,正悄然被高度组织化的程序“T+0”取代。由精密程序组成的“操盘手”队伍,不仅成本低,而且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微调参数后,同一套策略可以对多只股票“一网打尽”。目前,“T+0”操盘行业日益向大型团队集中,有的交易规模达到一两百亿元。

程序化“T+0”受捧

“我们拿出10亿的券来给你做,你随便试。做得好的话,我们再扩大合作规模。”从2017年开始,一家量化私募就频繁收到机构的邀约,投资总监张天(化名)称,不少机构请他接手,替机构做“T+0”业务。

“胆小”的张天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放弃了这块“肥肉”。然而,这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业,并未随着监管收紧而式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横扫A股市场的程序化“T+0”业务又悄然兴起。

所谓“T+0”,其实是一种日内高频交易的超短线策略,其核心是“高抛低吸”。在A股“T+1”交易规则下,需要在事先持有一定底仓的基础上,赚取当日买入和卖出之间的价差。买入和卖出之间时间极短,往往要争夺黄金几分钟。

“T+0”操盘行业曾风光一时。2015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一些股民深度套牢。在股民解套需求和券商对交易量追求的催化下,由专业操盘手组成的“T+0”工厂大批涌现,年轻的交易员们一度年薪高达数百万。当时,许多“T+0”团队规模较小,甚至有些公司招两三个交易员就能展开操作。

曾经拼手速、求盘感的人工“T+0”行业,正悄然被高度程序化、组织化的程序“T+0”团队取代。这支由精密程序组成的“操盘手”队伍,不仅成本低,而且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同样一套策略,微调参数后,就可同时适用于其他股票。

程序化“T+0”团队的出现,更迎合机构的需求。程序化“T+0”对不同市场行情的适应性更强,策略更丰富,而且成本更低。相较于人工“T+0”交易员操作30至40只股票数量的上限,机器能监控的股票数量大为增加。

相比人工“T+0”简单的低买高卖、高抛低吸,程序化“T+0”的策略也更为丰富,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拟合,或对股价形态进行机器学习判定,识别强势股,判断股票的起涨点和回落点。以配对交易策略为例,就是在同一行业内选取业务相似、股价具备一定均衡关系的上市公司股票,然后做空近期的相对强势股,同时做多相对弱势股,等两者股价恢复均衡时,平掉所有仓位,了结交易。

由于“T+0”策略涉及系统策略开发,所以一般以擅长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出身的团队居多。目前,很多“T+0”团队具备私募管理人资格,产品多为“T+0”策略。此外,也有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以“算法供应商”身份提供“T+0”业务,将其“T+0”策略与机构策略进行结合。

不过,人工“T+0”团队的存在空间并未被完全挤压。由于市场需求足够大,市场上仍存在人工“T+0”团队。张天称:“大型‘T+0’团队也有手动操作的交易员。因为人工‘T+0’在做得好的时候,收益率比程序‘T+0’高出很多。”

收益分成15%至20%

虽然张天“不敢”接活,不过,仍有很多人眼馋这块“肥肉”,市场上,“代客理财”的“T+0”团队并不在少数。

我们肯定不会再回到人工‘T+0’模式。但做程序化‘T+0’有门槛,需要一定技术积累、人员投入和开发成本,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打造自己团队的想法。我们更希望与市场上排名靠前的机构直接合作,这样对我们来说,成本、效率方面肯定是最合适的。“一家与”T+0团队合作的私募人士李想(化名)向记者透露。

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机构与“T+0”团队不谋而合。机构获取额外收益,而“T+0”团队获得分成。“我们合作的团队是在市场排名前列、顶尖的‘T+0’团队,一年给我们产品稳定增厚的收益在5至8个点左右。”李想称。

至于合作流程,李想介绍,“T+0”团队先与机构签署“投资顾问”协议或其他形式的协议,由机构做好所有底仓,除去每天换仓的部分,剩余固定不变的券池交给“T+0”团队。“T+0”团队根据名单,直接用机构账户来交易。也有的团队通过收益互换形式,从券商处融券拿到券源等。业内人士透露,收益互换是“T+0”团队借券的重要手段,在“T+0”地下工厂阳光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T+0”团队借此变相实现高杠杆交易值得关注。

在收费模式上,每家“T+0”团队不尽相同,多为月结,尤其是过往一些大型人工“T+0”工厂,鼎盛时期拥有近300位左右交易员,往往成本较高,他们要求必须月度结算。具体来说,“T+0”团队一般按照其实际创造的收益与机构分成,提15%至20%利润。此外,也有一些团队通过与券商合作等方式获取收益。

中国证券报2016年10月13日刊发的《“T+0”地下工厂大起底》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10月14日宣布修订《证券账户业务指南》,规定“一人多户”变“一人3户”。随后,监管部门发文指出,“T+0”地下工厂实质是一种代客理财行为,具有明显的违规特征。理财机构未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接受客户委托,管理客户账户,从事证券交易并从中获取收益,涉嫌非法从事证券经营业务及非法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

近年来,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约束下,“T+0”地下工厂开始寻求合规的业务模式,试图通过复杂交易结构的设计由“地下”走到“地上”,使“T+0”工厂走向“阳光化”,如从传统的直接操作机构的证券账户,演变成签订收益互换协议,或“两只平层资管计划+投资顾问+收益互换”等多种形式嵌套的复杂模式。

一位律师表示,将股票账号直接委托给第三方操作属于违规行为,金融科技类公司更没有此类牌照允许其替他人操盘,提供证券类咨询服务。对于复杂的协议嵌套模式,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向大型团队集中

“‘T+0’还是一个小江湖,了解这块业务的人并不多。市场上有四五家做得比较大,大家都喜欢找这种大型团队。因为‘T+0’的核心,其实还是券源问题。大团队券源相对较为丰富,所以现在小团队其实不太好生存。”李想称。

他表示,“‘T+0’团队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大型的‘T+0’团队能拿到的券池会更多,大团队也有机会拿到比小团队更好的商务资源。一些本身就有私募管理人资格的团队,交易量很大,能从券商拿到好的资源,甚至能拿到种子基金或FOF的资源。好的‘T+0’团队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这种资源会通过其他途径放得更大。”

目前,“T+0”操盘行业日益向大型团队集中。一些百亿级别的操盘团队,每日交易量能达到四五十亿甚至大几十亿。他们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合作机构,且合作机构也都“来头不小”,不乏规模较大的量化投资机构。张天告诉记者,在这个行业圈层里,大型“T+0”团队具有品牌优势,更受市场认可。此外,他们的人才储备更集中,适用的市场行情更广泛。“更重要的是他们胆子大,处于灰色地带的业务也敢接,还敢做大规模的单子。”

如此频繁、巨量的交易,会对行情造成扰动吗?张天认为,“T+0”交易对股票价格走势影响比较小,但在交易量层面的影响较大。“T+0”操作需要较大的市场波动性来保证其收益。因此,当市场波动性较大的时候,“T+0”操作的交易量也会变大,导致股票交易量在时序上分布不均衡。

“市场波动越大,无论是人工‘T+0’还是程序化‘T+0’,收益都越高。矛盾的是,‘T+0’策略赚的是市场波动的钱,但随着‘T+0’交易量扩大,反过来却会抑制波动率。”张天认为,“从大趋势看,‘T+0’操盘每年能获得的收益呈逐渐走低趋势。因为自身的参与,吃掉了市场的无效性,使波动率降低了,也让自己更难操作。他们在自己砸自己的饭碗。”